版权归中国佛教中文网所有
基本上,我们是依照当下的每一个情境,进一步培养随时准备好要助人的意愿,进一步开展希望众生当下离苦得乐的心。
不论遇到的情境是苦、是乐,我认为这是所谓的“圆满一切众生的利益”的真正意思,而不是说我们要在同一时间内,圆满每一个众生的利益。
因此,悲心永不停止运行,真正的悲心总是在运行,总是处于一种随时准备好的状态。
我们通常认为的悲心是时有时无;可能在看见一个人在极度的痛苦下,我们生起了悲心,然后做了一些事情。

当时过境迁后,我们的悲心也就隐匿不见了,真正的悲心并不是这样。
当然了,悲心它并不是一个具有形体的东西,但是我真觉得可以这么说:悲心是总是在运行,总是随时准备好采取行动。
因此,不论我们眼前或是内心当下的情境是苦是乐,悲心它一直都在。若是在任何时刻,我们都能够保有这种永远运行、永远活跃的悲心的话,这才是真悲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