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长老 | 人生有“苦难”不怕,关键是如何面对“苦”和“难”

作者:新成长老 来源:广州市海幢寺授权发布 编辑:善仁

既然我们一生面对的最大事情就是生死大事,所以佛家向来要求在生死上面用功,祖师们要弟子参透生死,最常用的话头是“父母生我前是谁”,参透了我从哪来,就知道我到哪去,所以信佛就是超脱生死,跳出三界。

古人说:“信此有生必有死,生死不出,诸苦难逃。”人生在世,本来就是一个受苦的过程,苦有多种,佛教说有八苦,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六、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而造成的痛苦。八苦是人人都不可避免,且人人都会经历的种种苦痛,八苦是高度提炼人生诸苦后得出来的总结,还有一些痛苦也让人感到难堪与难忍,但是不管是心灵还是肉体的痛苦,都能给我们留下深深的烙印,让我们一辈子都活在难以说出的尴尬之中。

苦不能免,苦难不断,佛祖释迦牟尼贵为王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每天都有大批的仆人伺候,享受着人间的富贵,但是他并不快乐,因为他总是在思考人活着的意义,人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而生,延续生命是必需的,但是生命要活得有质量,有意义这才是最不容易的。又从佛教来看,有聚必有散,有升必有降,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喜乐都是暂时的,苦却是长存在的,人活着的根本性质就是面对着各种苦,面对各种不如意的事情,苦苦地等待煎熬,如何离苦得乐,避苦得顺,对治诸苦,摆脱苦因,这一直是历代祖师在考虑与根治的对象,也是人类社会一直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佛教目的是离苦,追求的是得乐,苦乐不均,才有比较,苦是基础,乐是升华,无苦不知其乐,反之乐极生悲,重新沦为诸苦,所以佛教谈苦离不开乐,有乐更能感受到苦,世人总是苦人多,人生总是苦事多,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所以就要在得苦的基础上,去识苦避苦方为解脱,对我们大乘佛教徒来说,让世人都得到解脱,离开了诸苦,我们才能算得上得到了喜乐,地藏菩萨的“不舍众生,方证菩提”,就是佛教离苦得乐,人只有在为他人去苦当中,体会到喜乐,人的价值与尊严才能被显示出来,所以有苦不要怕,重要的是要去认识苦和避苦得乐。

佛经说:“佛出世难,人身难得,值佛生信是事亦难,能忍难忍是亦复难,成就禁戒具足无缺、得阿罗汉果是事亦难,如求金沙优昙钵花。”“难”是困难,是很不容易解决的障碍,这亦是苦的一种。“苦”与“难”总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们才称为“苦难”。人不离苦,苦为人转,苦的感受是人的感受,是有情众生的感受,众生不断地在苦中轮回,又在苦中历练成长,最后在苦中得到解脱,在苦中得乐,这已经成为有情众生的必然之路。佛是已经解脱与觉悟者,但是他在创生佛教时也经历了磨难,为了寻找和思考人生的真谛,他受尽了苦难,在远离人间的地方修行,全身瘦得像枯柴。他的祖国在战争中毁掉,族中的亲人被杀光,即使他成道之后,也不断地有婆罗门来诋毁,制造障碍,所以“人身难得”,像佛这样的解脱者都要不断地经历各种磨难,我们凡夫又如何不是呢,但是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各种“难”,就像面对各种“苦”一样,关键仍然是要认识“难”,既然认识了,就不害怕了,所以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化解,“难忍能忍”就是超越了“忍”,变为不忍,于是“具足无缺”,“得阿罗汉果”,宛若昙花一现,弥足珍贵。

“人身难得”更要重视活着的意义,像佛祖释迦牟尼一样,始终把人生的意义作为头等大事,不要因噎废食,浪费了来世的人生。古人说:“生如寄客,死如转车。父母妻儿,如逆旅中人,舍此就彼,就彼舍此,凡千百年中,不知几多舍而几多取,而不觉之。昼必作,夜必寐,寐而复作,自古及今,而不觉之。春之生物也,必夏长,夏长后秋收,秋收又冬藏,又复春生,自古及今,而不觉之。世界之初成也,而后住,住而后坏,坏而后空,空又复成,自古及今,而不觉之。”因缘聚散,有生有死,这是世界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佛教所说的成住坏空的规律。这些规律其实就在我们人身和生命中得到体现,就是我们身边的世界万物中得见,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远拿在手中,该放下时只能放下,可悲的是世人们却不知道这个道理,仍然执着于这些本不属于你的东西,不知道我就一个匆匆的过路客,活在一世就是体验了人生,本质上就是一个臭皮囊,既然如此,生命短暂,我们何不好好修呢?

b12b896d4b56f56b160f2094d6281f35.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