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廿三
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圆寂日
纪念五祖弘化功德
忆念弘忍大师留给后人的修行智慧
弘忍大师,唐代高僧,
湖北黄梅人,俗姓周。
他继四祖道信禅师之后,
以湖北黄梅为弘法中心,
使达摩禅法得到发展,
是禅宗东山法门的开创者,
被尊为禅宗五祖。
《神会语录》中说:“忍大师开法经三十年,接引道俗,四方归仰,奔凑如云。”
《圆觉经大疏钞》中云:“大师广开教法,学徒千万。”可见五祖当时的影响力。
可以说,弘忍大师创立的东山法门,促进了后世禅宗南北二宗的兴盛。在历史记载中,这位禅师自小便天赋异禀,异于常人。
唐代武德甲申年(624年)的一天,四祖道信禅师在黄梅县遇到一个刚刚七岁的小孩儿。这孩子骨相奇秀,所出言异,跟其他的孩子很是不同。
《景德传灯录》中记载如下:
师(道信)问曰:“子何姓?”
答曰:“姓即有,不是常姓。”
师曰:“是何姓?”
答曰:“是佛性。”
师曰:“汝无性耶?”
答曰:“性空故。”
师默识其法器,即俾侍者至其家,
于父母所乞令出家。
父母以宿缘故,殊无难色,
遂舍为弟子,名曰弘忍。
关于弘忍大师出家之后、得法之前很长时间的事迹,典籍中无处可寻,一片空白。长久以来,大家对这位祖师,也只是晓得他是神秀和慧能两位大师的师父,以及围绕这几个人流传的一些付授衣钵的禅门往事,但对五祖的生平事迹和禅法思想却知之甚少。
近代敦煌遗书的发现和《大正藏》的刊印流行,使得弘忍大师所述的一部典籍渐入视野,那便是《修心要论》(又名《最上乘论》)。这部论著是由弘忍众弟子编辑整理的,记载了很多弘忍大师的修行思想:
• 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 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门也。
• 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经之宗也。
• 若不得定,不见一切境界者,亦不须怪。但于行住坐卧中,常了然守本真心,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灭。
• 五欲者色声香味触,八风者利衰毁誉称饥苦乐,此是行人磨炼佛性处,甚莫怪今身不得自在。
《楞伽师资记》中记载:
“(弘忍)自出家处幽居寺,住度弘慜,怀抱贞纯,缄口于是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役力以申供养,法侣资其足焉。调心唯务浑仪,师独明其观照。四议皆是道场,三业咸伪佛事。盖静乱之无二,乃语默之恒一。”
以上两处文字所体现的守本真心、见行相辅、顿渐结合的思想是一致的。
《修心要论》文末记载:
问曰:“此论从首至末,皆显自心是道。未知果行二门是何门摄?”
答曰:“此论显一乘为宗。然其至意,道迷趣解,自免生死,乃能度人,直言自利,不说利他,约行门摄。若有人依文行者,即在前成佛。若我诳汝,当来堕十八地狱。指天地为誓。若不信我,世世被虎狼所食。”
若于这些文字间细细观照,于生活里多多体会,日久天长,定能识得此中的重重况味,明了祖师的慈悲用心。
本文综合自“成都文殊院”、“五祖寺”
图片来源| 成都文殊院、觉悟号
摄影| 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