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得真知
智慧有两种。
一种是世间的智慧,一种是出世间的智慧。
何谓出世间的智慧?就是你能够站在“成、住、坏、空”的高度来看待世间的“生、住、异、灭”。
要想提高我们的境界,就要站在一个更高点来看待这个世间。
也许我们不一定能看得到,但可以站在智者的肩膀,将他们的思想作为自己的基点。
拥有这样一种看待世间的眼光,正是我们学习佛法的意义所在。
人活在世间,就像一棵树,叶子全部生长出来,在上面吸收阳光空气,根深深地扎进地里,吸收水分、养分。我们学习也是这样,要不断地学习和吸收。
学习不是模仿,把他人的优点吸收到我们的身上之后,还要去转化,这样才能提炼出自己的东西。
世间哪有一模一样的两棵树,即使是同样的种子长成大树后也不尽相同。佛法要求我们每个人独立思考,正是在引导我们从普通、细微的生活中悟得真知。
02
如何看待因缘
佛经中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每一尊佛依谛修行的因不一样,最终得到的果也不一样。
所以我们在人世间修行、做事情一定要以我们的思想、创新走出自己的一条道路,这也是佛法所提倡的思想。
这个世间,万物的存在必有它的因和果,一切事情的形成,既要有形成的因,也要具备相应的缘,违背了缘很难达到理想的结果。
譬如你要做一件事情,在做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因,有善因、有恶因、有逆因、有顺因,等等,有些因是用来帮助你的,而有些则是用来障碍你的。
碰到障碍的因,就要超越它,碰到顺因,要学会感恩它,这是我们面对因的一种认识,也是我们在做事过程中要修炼的智慧。
碰到逆因的时候就要想办法超越,你不能超越就会被这个因所打击。
一切都是因缘,外在的因缘、内在的因缘,无数个因缘促成了我们生命的现有状态。
03
如何感知内心
当我们身体健康、事业成功、家庭和谐、物质富足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很轻安、快乐?当我们事业不顺、家庭不和、人际关系不如意,每天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是不是吃饭不香,看什么都不美?
为什么我们会受外在如此多的左右?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有没有活出自己?
在这一期生命的过程中能做出什么?这里面就涉及了一个话题,佛学中叫做“参禅悟道”。
参什么?参自己。
询问自己,前一阵子为什么会怒火燃烧,为什么会迷失自我?为什么会做出不可理喻的行为?当你问的时候,会发现心慢慢冷静了下来,发现自己有不对的地方,别人不一定都错。
当你能反思自己,你就能冷静,当你冷静,你就能带着智慧心去做决策。
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喜欢自己,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说自己想听的话。世界和而不同,不同人的不同观念、看法、意见,让我们能清醒地看到自己,认识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世间任何事物都有它所存在的因缘和条件,更确切地说,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好与不好的事物都来自于我们心的引力。
心改变了,世界就改变了。
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总认为是别人给自己造成痛苦,其实不然,痛苦由自己的心创造,由自己的心感知,发觉这些,所有的结便都解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