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慧可大师圆寂日 | 没有他,就没有中国的禅宗!

作者:觉悟号 来源:凤凰网佛教 编辑:常念

他被尊为禅宗二祖;

他是达摩祖师在中国得法的唯一弟子;

隋文帝、唐德宗两朝君主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赵朴初说:“没有他,就没有中国的禅宗。”

他就是慧可大师。


1

 师从达摩

慧可(公元487-593年),俗姓姬,名神光,又名僧可。洛阳武牢人,依龙门香山寺宝静禅师出家,“博涉诗书,遍学大小乘义,并能默观时尚,独蕴大照,解悟绝群”,对当时流行的义学造诣颇深。

当时达摩祖师正在嵩洛一带游化,慧可四十岁时遇到达摩祖师,于是礼他为师,跟从达摩祖师六年,得禅宗祖师达摩衣钵真传,精究一乘宗旨,被尊为禅宗二祖。

2

立雪断臂

相传慧可前去拜谒达摩祖师,达摩祖师端坐不动,慧可没有听到任何教诲开示,一直站在庭下,当时正在下雪。

到第二天,积雪一直堆到慧可腰部。达摩祖师说道: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冀真乘哉?慧可听到这一句话,拿来利刀自断左臂,放在达摩祖师面前,以示决心。自此慧可在达摩的启示下,深悟玄旨。达摩向慧可传法,说有偈文如下:


吾本来兹土,传教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3

弘法历程

东魏天平年间(公元535-537年),慧可在少林寺承继达摩衣钵后,北至新邺,盛开秘苑,传授禅学。从学如流,来者不舍。时有道恒禅师亦在邺都说法,弟子千余人。

因所传禅学与慧可不同,恐夺其门徒,遂“货赇俗府,非理屠害”。这样,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0年)慧可与一未知姓名的白衣居士一起,隐居有缘之地——司空山。

慧可先经过距离司空山60里处的九龙山(又名狮子山,今属安徽省太湖县牛镇镇),在九龙山葫芦石洞居留,后在洞旁建刹称“二祖禅堂”。

不久,二祖慧可师徒来到司空山卓锡,以石室为缘地,开阐正宗,弘扬达摩学说,使禅法日盛,宇内流布。慧可大师在司空山“二祖洞”和“三祖洞”的一块大石上替该居士落发,曰“汝乃吾僧人之宝贝也”,取名“僧璨”。

公元551年3月18日僧璨在河南光福寺受戒后回司空山,随伺慧可大师二年后,即公元552年,慧可在此石上将衣法传授给僧璨,僧璨成为继承中国禅宗的三祖。由于慧可及时在司空山传衣传法给僧璨,僧璨和道信师徒在司空山保存了实力。


后相继至弘忍、惠能,使禅宗扎根于南方,“一花五叶”,发展日盛。惠能之后,几经分化,使禅宗弘扬八荒,流传四海。唐武宗会昌灭佛之后,禅宗一枝独秀,成为佛教主流。

慧可受隋文帝赐“正宗善觉大师”,唐德宗赐谥“大祖大师”。这两朝君主对慧可继承佛教、创立中国禅宗的历史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4

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慧可大师是达摩祖师在中国得法的唯一弟子,也就是说唯有慧可大师传承了达摩祖师的禅法思想,如果没有慧可大师,那达摩祖师禅法能否得到传播就不得而知,或者说中国禅宗也许不会在中国佛教史上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主力军。

慧可大师的禅法思想也直接影响了后来中国禅宗的发展,今天我们所传承的禅法思想从本质上完全没有脱离当时慧可大师的禅法思想,慧可大师的禅法思想归结为“求心不可得”和“如来藏思想”两点,而后来临济所传承的“棒喝”就是“求心不可得”的表现,“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是后来禅宗的宗旨。

而“如来藏思想”被曹洞宗所传承,其手法比较缓和包容,与临济极端苛刻不同,正是“如来藏”思想的体现。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慧可大师的事迹,还是从慧可大师的禅法思想,都可以清晰地看出今天中国禅宗的思想都含有慧可大师的禅法精神和思想。

因此说,今天禅宗能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慧可大师所发挥的作用无人能及,说慧可大师是中国禅宗第一人也不为过。正如赵朴老所说的那样:“没有慧可,就没有中国的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