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帝夜梦怪人擅闯寝宫,随之派遣朝臣西行,寻求法典,引进传播

作者:千年回响 来源:千年回响 编辑:一念

佛教是古天竺国的释迦牟尼创建的,与伊斯兰教、基督教并驾齐驱,合称世界三大宗教,主要传播于中亚、东南亚等地区。

对于佛教传入我国的情况,南朝宋国的范晔,在他的《后汉书•西域传》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公元67年的一天晚上,东汉明帝刘庄因思念故去的母亲“光烈”太后阴丽华,而长时间不能入睡。不知何时,刘庄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

入睡不久,刘庄做了一个奇特的梦。在梦中,一个头顶上散射着层层金光的人,突然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刘庄见了,很是惶惑不解。当他正要询问这个不邀而至的怪人是如何闯进他的寝宫时,那人已升空而去,陡然而逝。惊醒后,刘庄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坐朝时,刘庄把自己昨夜的梦境告诉了朝臣,让他们帮着分析、解释。

大臣傅毅听了,上奏道,陛下梦中的怪人,可能是西方天竺国(印度)的得道神佛。据说,天竺国的人家都信仰佛法,整日持诵佛经。

汉明帝刘庄一听,自己梦中之事竟然是人间的真情实景,不由得好奇心陡生。于是,他就诏令蔡谙等人前往天竺国,寻求法典,引进传播。

西行途中,蔡谙等人在大月氏国(西域古国名)偶遇来自天竺国的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于是,他们就把两位高僧请到京都洛阳,供汉明帝刘庄垂询。

刘庄很高兴地接见了摄摩腾、竺法兰他们,并详细地询问了有关佛法的情况。之后,汉明帝让他们留在洛阳,译述佛经,传扬佛法。于是乎,源于天竺国的佛教开始植根于中华大地。

其实,早在西汉时期,天竺国的佛教就已经传到了我国的龟兹、于阗等地。尤其是张骞出使西域,与西方的一些国家、地区建立了联系以后,更便利了佛教向我国内地的传播。

关于佛教传入的最早记载,正式见于史籍的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有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从大月氏的使臣依存那里听讲浮屠经。

到了东汉初年,统治阶级上层中,有人开始供奉佛像,举办佛事。如东汉明帝刘庄的异母兄弟楚王刘英,晚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

永平八年(公元65年),东汉朝廷诏令天下犯了死罪的“皆入缣赎”。刘英当即让人把“黄缣、白纨三十匹”送到国相处,并说:“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

汉明帝刘庄得知了楚王刘英的做法后,甚为赞许。

我国开始翻译佛经,是在东汉末期的桓帝、灵帝之际。汉桓帝时,有一个叫安世高的安息僧人来中国传译佛经。汉灵帝时,又有天竺国沙门竺佛朔带着梵典来到洛阳,与大月氏人支娄迦谶合作,为汉人翻译经文。

此后,来中国传译佛经的天竺国及中亚地区的僧人逐渐增多,佛教随之广泛地传播于华夏大地,并先后出现了四个佛教流传的中心地区。

最早的是当时的东汉王朝的都城洛阳,其次是楚王英当初的封地徐州一带。现今,江苏连云港的孔望山上,还留存有东汉时期的摩崖佛教造像。

再者是广州、交州(今越南河内)等南方地区,僧人安世高曾于此散布佛法。

第四是三国初期的吴、魏之地,支谦、康僧会等曾传教于此。这一时期,曹魏有个叫朱士行的河南禹州人,尊奉戒律,虔诚向佛。

公元250年,朱士行在洛阳白马寺参加佛事活动时,登坛受戒,得法号为“八戒”。于是,他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摩顶受戒的汉人。

之后,朱士行在洛阳研学大乘佛教经典《大品般若经》时,发现“此经大乘之要,而译理不尽!”

于是,朱士行决定“誓志捐身,远求大本”,找寻《大品般若经》的初始本。公元260年,年近六旬的朱士行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访求真经的西行之旅。

一路之上,只要是遇到寺院、僧人,他就诚心求教问询。最终,他在于阗找到了《大品般若经》的原文,并立即亲自抄写。二十年后,抄写完经文不久的朱士行,因年老体衰圆寂在异乡。

后来,他的弟子弗如檀等根据师傅的临终嘱托,把六十余万字的《大品般若经》于282年送回洛阳,完成了朱士行的心愿。该经,对当时的佛学之般若学的传播产生了广泛、重大的影响。

以上,是我国佛教早期传播的一些情况,叙写于此,以资交流。

主要参考文献:《汉书》、《后汉书》、《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