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9月21日,由上海玉佛禅寺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的“海上论道·觉群论坛”暨第二届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论坛,在人间佛教的孕育地——上海开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金山寺方丈心澄法师在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心澄法师就“人间佛教视域下的寺院管理与制度实践”为议题展开论述。心澄法师主旨发言全文如下: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金山寺方丈心澄法师作主旨发言
人间佛教思想源于佛教中国化的历程,是佛教在中国社会土壤中不断适应、创新的结果。20世纪早期,太虚法师提出“人生佛教”理念,强调佛教应关注现实人生,服务社会大众。这一理念随后发展为“人间佛教”,成为当代中国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理论基础,人间佛教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强调佛教与社会的紧密关系,倡导佛教徒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服务国家与人民。它要求佛教寺院不仅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更应成为传播佛教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一、寺院管理与制度实践的现状
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传统的佛制戒律与丛林清规是寺院的基本准则,也是寺院得以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的理念包括现代化管理理念也随之影响寺院,寺院的传统化管理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
(一)寺院的封闭管理面临社会化管理的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扩大与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往少数香客涉足的寺院,已成了国内外人们旅游观光的地方。
(二)寺院僧人管理模式面临新的管理模式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寺院功能的变化,基建、财务、人事、佛事、接待、消防、卫生等各方面工作增多,寺院的管理工作也进一步细化和专业化。
(三)寺院传统管理手段面临现代化管理手段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寺院对外交往频繁,社会事务增多,经济开支增加,寺院管理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重。
二、寺院现代化管理的初步尝试
寺院在现代化管理的挑战中积极应对,注意吸收现代化管理理念,注重传统管理与现代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加强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注重软件建设
1.法律意识及宗教政策法规的学习。寺院经常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对僧众进行宗教法规、政策的教育,增全体僧众的法律意识和政策观念。
2.制度建设。寺院从各寮口开始制订规章制度,编印成册,刻入光盘,并公布上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奖惩分明,以制管人。
3.保持传统家风,注重僧众威仪。
4.寺院档案和资料的科学管理。
(二)注重硬件建设
1.安装电视监控系统,进行全天候监控。同时与公安消防部门联网,提高了寺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2.建立电脑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现代传媒,密切关注世界佛教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全社会的信息交流。
3.添置电子办公设备。在库房、客堂、会计师、办公室等配备电脑,添置传真、复印、摄像等先进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三)注重对僧人的培养和教育
从律仪生活中培养僧人的形象,从禅定修行中增强僧人的信念,从闻思经教中树立僧人正知正见,同时还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全面提高学僧的素质和能力,以便今后参与寺院的现代化管理。
三、人间佛教下的寺院管理制度创新
(一)管理制度的现代化转型
在人间佛教理念下,寺院管理制度需要实现现代化转型。这包括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确保寺院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利用新媒体等现代手段加强对外宣传,提高寺院的社会影响力。
(二)僧侣管理制度的改革
在人间佛教理念下,僧侣管理制度需要更加注重僧侣的素质提升和职业发展。帮助僧侣提高修行水平和文化素养;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僧侣积极投身佛教事业和社会服务。
(三)社会参与与责任担当
人间佛教强调佛教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因此,寺院应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服务国家与人民,这包括支持地方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参与慈善公益活动、传播佛教文化等。
人间佛教下的寺院管理与制度实践是佛教现代化和社会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建立现代管理组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推动佛教文化传承与创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可以不断提升寺院的管理水平和影响力,为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展望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间佛教下的寺院管理与制度实践将不断完善和创新,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