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由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福州市佛教协会、福清黄檗山万福寺、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福建省黄檗文化基金会承办的“黄檗花开香两邦——纪念隐元禅师东渡370周年系列活动”在福建福州举行。隐元禅师是一代高僧,也是文化巨匠。他将中国文化和科学技术带到日本,为两国文化交流互鉴作出历史性贡献,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文良教授在“东渡370周年纪念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华严经>与黄檗宗禅思想的展开》的主题演讲,凤凰网佛教文化摘录张文良教授论文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文良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代表性经典,法主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不同于其他经典的佛陀本尊。其教义以大乘菩萨道为核心,菩萨十地说、三界唯心说、海印三昧说等对中国佛教尤其是华严宗思想发展影响深远,“人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展现了大乘菩萨精进修行之路。
由于《华严经》思想的丰富性以及《华严经》对后世佛教影响的多面性,对于《华严经》与黄檗宗之间的关系,可从多个侧面进行考察和分析。从《华严经》的如来藏思想切入,考察《华严经》的思想如何影响到黄檗宗的禅思想。同时,黄檗宗对《华严经》思想的吸收不是简单的引用和复述,而是从禅的立场进行了发挥和重构,使得《华严经》的思想成为黄檗宗禅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华严经》的如来藏思想及其在禅宗中的展开
在黄檗宗中,《华严经》的经文被屡屡引用,显示出《华严经》受到历代祖师的重视。其中,在黄檗宗祖师的开示和问答中,《华严经》的如来藏思想,经常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的形式出现。但检索《华严经》的经文,并没有找到完全一致的表述。那么,《华严经》的如来藏思想原本是如何表达的?又是如何渗入到禅宗思想中的呢?
关于众生的如来智慧,《八十华严》的表述与《六十华严》的表述几乎同出一辙。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八十华严》还是《六十华严》,关于众生所具足的“如来藏”,都是表述为“如来智慧”而不是后来在禅宗文献中出现的“如来智慧德相”;此外,《华严经》关于众生皆具如来藏的说法,都是为了表达如来智慧的普遍性,其场景设置都是普通的说法场面,并没有与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场景结合起来。而在后来的禅宗祖师包括黄檗宗祖师那里,“一切众生具足如来智慧德相”被认为是佛陀悟道之后最初的说法。
到宋代禅林,“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的说法不断出现在禅师的语录中,成为禅师接引弟子的重要手段。
在这里,大慧宗果禅师(1089年-1163年)不仅把佛陀“初成正觉”的说法形象化,增加了在佛陀在正觉山睹明星而悟道的情节,而且明确地把“众生”扩大到六道四生等一切有情之类,即不仅是凡夫众生,而且六道众生在本质上皆具智慧德相,皆与诸佛平等无差别。由于大慧宗果在禅林中的地位,他对《华严经》中的如来藏思想的举扬,使得这段经文彻底走入禅的思想脉络中,并影响到后世禅师的禅思想展开。
黄檗宗中的《华严经》
宋代禅宗引《华严经》入禅的作法,被明清时代的禅宗祖师所继承,我们在明清时代禅师的语录中可以看到对“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的种种创造性的阐释。黄檗禅师一生曾亲近诸多当时的禅师,其中对其禅风形成影响最大的当推密云圆悟和费隐通容。隐元禅师跟从圆悟参禅,在禅的修学方面,隐元禅师受密云圆悟和费隐通容的深刻影响。三人皆举扬《华严经》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公案。
密云圆悟与汉月法藏、潭吉弘忍师徒之间的理论论争,主要集中于“圆相”说的价值判定、五家宗旨之有无、棒喝是否有功用等。潭吉弘忍认为众生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但他更强调佛与众生之间的差异和非连续性。密云圆悟则认为,潭吉弘忍的作法实际上是拉大了佛与众生之间的距离,甚至在佛与众生之间挖了一道鸿沟,将佛视为与众生异质的存在,所谓“以一人简一切人”。“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是为了让众生生起修行成佛的信心,而潭吉弘忍的说法则是让人生下劣想,不相信佛与众生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密云圆悟还对佛陀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说法做了全新解释,认为“独尊之我”不是指世尊之“我”,而是人人本具的“我”,也就是如来藏。密云圆悟引用《华严经》的说法,是为了佐证自己对如来藏的理解是有经典依据的,相对而言,潭吉弘忍的说法则是以凡情测圣智,没有圣言量的支持。
费隐通容禅师对《华严经》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的诠释,开示语与其师密云圆悟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两人皆将《华严经》的说法与世尊“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说法联系起来,表达佛与众生平等不二。
在明代佛教中,佛教与儒家之间交涉互动是值得关注的理论动向。特别是王阳明心学的兴起,极大刺激了佛教心性思想的展开。隐元禅师在上堂说法中,也提出“儒佛心”的问题,认为“悟则事同一家,不悟则千差万别”。佛教讲“当体圆明”,儒家讲“克已复礼”;佛教讲云游行脚,儒家讲颠沛乱离;佛教讲菩萨苦行,儒家讲君子固穷。那么,如何看待《华严经》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的公案?
在隐元禅师看来,《华严经》中“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的说法如狮子吼,声震九天,一语惊醒天下人。但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一切法皆无自性,不是实法。佛的说法,在第一义谛的范畴内也是空的,也不能生执着。如果对佛法胶柱鼓瑟,将佛所说的法视为实法,就会变成所知障,所谓“死于句下”就是这个道理。唐代著名禅师赵州从谂见弟子礼佛,赵州抬手便打。弟子不解,“礼佛也是好事。”赵州回答“好事不如无!”后世的佛弟子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华严经》的“智慧德相”之言,倒不如释迦牟尼佛从来就不说此言,“无为无事”来得更好!
黄檗宗如来藏思想的特色
说起如来藏思想,其集中表述在如来藏系经典之中,如《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胜鬘经》和《宝性论》,一般称为“三经一论”。但实际上,除了以上代表性的经典之外,如来藏思想也散见在《涅槃经》《华严经》等大乘经典中。从黄檗宗祖师关于《华严经》如来藏思想有如下三个特色:
其一,结合佛陀开悟经验而说如来藏。宋代禅宗祖师开始,将《华严经》这段公案与佛陀的开悟经验结合起来,以此将如来藏思想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凸显出来。经由历代祖师的拈提评唱,《华严经》的公案成为佛成道日法语中屡屡出现的内容,成为鼓励佛弟子增进修行的信心的方便手段。
其二,从救度论的视角理解如来藏。“一切众生皆有智慧德相”,是佛陀获得觉悟之后所观照的事实,而凡夫众生虽然皆具如来藏,但由于自身的烦恼结使的存在而不自知。佛陀之所以向众生开示这一事实,是为了让众生生起信心,相信自己通过修行是可以让自己的如来藏显现出来,从“本觉”进至“始觉”乃至“究竟觉”。如来藏是教化论的概念,不是知识论的概念。佛陀让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的方便手段,不能将其当成口头禅来理解,不能期望在文字上找到终极真理。
其三,如来藏是一个修行论的概念,不是一个存在论的概念。大乘中观思想虽然深刻阐发了万法皆空的道理,但根机较浅的众生难以深刻把握缘成故空的哲理,因而,从绝对否定的方面理解“空性”,这就是“恶取空”,即否定包括修行价值和觉悟成佛的虚无主义。这种思潮显然背离佛陀创教的本怀,任其流行,存在从根本上解构佛教的教理体系和修行体系的危险性。《华严经》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并不只是为了说明一种客观事实,或者是为了增加关于众生的一种知识,而是为了便于众生的修行。如果把它视为一个存在论概念,就会去纠结如来藏是始有还是本有、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与烦恼如何交涉等形而上学的问题。但这些讨论都是戏论,不达究竟解脱境地而不罢休。只有在修行论的视域理解如来藏,才能把握如来藏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