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17日,广州增城百花古寺将举办“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暨广州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通过多年的努力和耕耘,百花古寺将于2月16 日上午举行落成庆典。
百花古寺,前身为白花书院,始建于公元68年,民谚称“未有增城、先有白花”,历史底蕴深厚。在社会各界呼吁下,2013 年获批重建,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耀智法师担起中兴古刹之重任。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耀智法师带领四众弟子齐心努力,历经十年,通过一系列的园林生态建设,百花古寺在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社会大众、提升寺院品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构建美丽中国、推动绿色发展贡献了力量。
未来,百花古寺将发展成为岭南佛教文化的璀璨明珠。作为“岭南佛教文化传承地”,挖掘弘扬岭南佛教文化精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佛教文化传播地”,推动区域文化交流融合;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地”,利用地理优势,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合作,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佛教文化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在繁华喧嚣的都市边缘,广州市增城区南香山麓,一座古老的寺庙静静伫立,这便是重建后的百花古寺。古寺不仅承载了无数信众的虔诚祈愿,更是对中华文化精粹的一次深情回望与有力弘扬。百花古寺的重建,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庄重致敬,它融合了佛教的深远智慧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这一方净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古寺重建落成典礼之际,举办“广州百花古寺楹联书法作品展”,正是为了铭记这一历史时刻,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的不朽魅力。
回望传统,致敬文化
重建百花古寺,不仅是对古建筑的复原,更是对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发扬。在寺院重建之初,组委会便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希望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将这一文化盛事记录下来,并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对联,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连接古今、沟通心灵的桥梁。而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将文字、意境与形式之美融为一体。因此,举办楹联书法作品展,旨在通过征集全国优秀的对联作品,并邀请书法名家挥毫泼墨,将这一文化盛事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
广纳贤才,精挑细选
此次活动由广州百花古寺联合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广州市佛教协会、羊城书法研究会、广州市大佛寺共同发起,组委会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精心策划与组织。在征联阶段,组委会面向全国发出邀请,吸引了众多对联创作获奖者与书法家的积极参与。他们有的是久负盛名的文学学者,有的是崭露头角的文坛新秀;有的是德高望重的书法大家,有的是技艺精湛的青年才俊。他们怀着对文化的敬畏之心,妙笔生花,创作出一幅幅饱含深情与哲理的对联作品。征联活动共收到千余幅作品,每一幅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与智慧。经过组委会的严格筛选与评审,最终有32幅佳作脱颖而出。这些作品不仅内容深刻、意境悠远,而且形式新颖、构思巧妙,充分展示了楹联艺术的魅力与秀美。同时,组委会还邀请了多位书法大家,为这些佳作题写墨宝。楷行隶篆,各展风姿,将文字的韵律之美与书法的意境之美完美结合,使这些对联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
楷行隶篆,各领风骚
在书法艺术方面,此次展览汇集了楷行隶篆诸体书法作品,各展风姿、各领风骚。楷书作品以其严谨规范的结构与端庄秀丽的气质,成为此次展览中的一大亮点;行书作品流畅自然、气韵生动;隶书作品古朴典雅、韵味十足;篆书作品则凝重稳健、古朴雄浑。这些书法作品不仅展示了书法家的精湛技艺与深厚功底,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审美价值。
佳作纷呈,墨香四溢
在“广州百花古寺楹联书法作品展”上,这些佳作与墨宝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卷。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精神内涵,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
广州大佛寺方丈耀智大和尚亲自撰文并书写的山门联:“净地隐香山由是老僧拂扫;空门通法界任凭尔等开关。”此联简洁明快、禅意深邃。大殿内柱联:“百花开正果是果是因全凭自力归自性;六道悟圆心即心即佛参透灵山无上禅。”更是将佛法的深邃与精妙展现得淋漓尽致,两副联文,共同诠释了佛法的精髓与禅意的深远。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许鸿基先生用颜体楷书撰写的《百花古寺碑铭》,展现了生花妙笔、力透纸背的非凡技艺,令人叹为观止,颜体的庄重与韵味,在他的笔下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西泠印社社员及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连登先生的牌坊正门联“七步生莲此处百花成佛国;千年古刹于今万佛护名城”,语言优美且气势磅礴,展现了古寺的庄严与神圣。大雄宝殿门联“禅苑百花欣放庄严境;香山古寺重兴般若门”,则表达了对古寺重建的喜悦与对佛教智慧的赞美。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陈永正先生的牌坊背面门联“百界千如试静观厚地高天无非佛境;花开莲现已遍历古来今往总为人间”,以及大雄宝殿门联“百花宝木出香山中长生智慧果;八德流泉向狮洋外能发海潮音”,则以其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佛教与中华文化的交融与共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吴行先生的天王殿门联“现广大身辨尘世善因恶业;立庄严地化此间怒目慈怀”,则以其磅礴的气势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的庄严与慈悲。
恕不悉数列举,其实每幅作品义理深邃、妙笔生花,共同谱写了百花古寺重建落成的光辉篇章。
传承文化,弘扬智慧
此次楹联书法作品展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百花古寺重建的一次纪念与庆祝,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与有力弘扬。这些对联作品与书法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更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与人文关怀。它们让人们在欣赏之余,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从而更加珍视与传承这一宝贵财富。同时,这些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认识佛教智慧的平台。通过对这些对联的解读与欣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佛教的哲理与修行之道,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百花古寺联文作品集》在百花古寺展览与出版,不仅是对此次楹联书法作品展的记录与总结,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珍贵收藏与传承。它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这一文化盛事,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佛教、认识中华文化智慧的平台。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携手前行,共同传承与弘扬这一宝贵财富,让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