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对话张仁良教授:佛教与生命教育(下)

作者:凤凰网佛教 来源:华人佛教 编辑:常念

对话现场(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宽运法师:其实佛教呢,是说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的问题,宇宙都有“成、住、坏、空”的问题,心有“生、住、异、灭”的问题,佛教是“返闻自性”,你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如来的智慧和德相;因为我们妄想和执着,对这个宇宙人生认识的偏颇了。我们凡夫以为这样的世界是真实的,佛教告诉你说“成、住、坏、空”,都是在这里变化的。宇宙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我们的心还在变化。所以佛教让你从生命教育认识自己、认识自性,不要对宇宙人生有偏颇。

当然,释迦佛在《华严经》第一句就说了,“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因为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就是我们说妄想和执着。首先学佛的目的,就是让你破除妄想和执着。但是这个不容易。众生有我见、我执,我的见解、我认为。佛教不是这样的,是告诉你一个真相,就是每个人,佛教就是让你理解和明白。当然佛教说了,“善(顺)法调御”,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用不同的方法。

假如释迦佛他成佛以后,第一部讲的经就是《华严经》。但这个是给谁说的?这是给菩萨说的。就跟我们现在你看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这是给不是一般的根性。佛教有五十二个阶位,从“十信”的菩萨,“十住”的菩萨、“十行”的菩萨、“十回向”的菩萨,到“十地”的菩萨,“等觉”、“妙觉”就成佛了。这跟大学的一样,从幼儿园开始读书到博士,那就成佛了。

但是众生的根基每个都不一样,因为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它有“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因为佛教认为这生命是来无始去无终,直到成佛为止。它对生命的关怀,不是关心他暂时的一时、一世,它有终极关怀。所以这就是刚才说这个“灵”。但它在终极关怀里,它有很多的善巧。刚才说了,对这大菩萨我们就讲《华严经》,完全可以了,让他怎么样做菩萨、做摩诃萨。他接着又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到“鹿野苑”讲小乘法,讲人生里苦、集、灭、道。我们人生里有生、老、病、死的问题,有求不得、有爱别离、有怨憎会、有五蕴炽盛苦,其实“苦苦”啦!有很多。

你认识了“苦”以后,你了解为什么“苦”。通过“八正道”、通过“三十七助道品”,认识了、了解了,破除这个“苦”,这就有一个破迷开悟的过程。所以佛教就让你从苦里(解脱),是一个学佛的增上缘。你认识了它以后,通过修道。佛教不但这样,到后来,他觉得这个还不够,说了很多方等经典,就是平等的经典。佛教讲平等,众生都可以成佛,平等经典。

佛又说了《般若经》《大般若经》,现在我们说的就是“空慧”。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从“文字般若”到“观照般若”到“实相般若”,去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也花了很多的时间,22年的时间去讲《般若经》。他到最后又讲了“法华涅槃时”。这就是“三乘归一”,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假如说,你跟菩萨说菩萨道,所以佛教有“五眼”,你看用佛眼看又一个样,你以“法眼”看又一个样,以“慧眼”看又是一个样,以“人眼”看又是一个样,你以“众生眼”看又是一个样。你的眼界不同,你感受东西不一样。我们校长,他看的问题角度和教授的角度又不一样,他和学生的角度还是不一样,所以说观点与角度。

曾瀞漪小姐:我觉得做法师很不容易。比如说在佛教学院里面要教出一个好僧才的话,估计是天上要知道一半,地下要全知道,才能够真正作为一个能够自度度人的法师。但是从生命教育的本质来说,是不是科技可以解决受教的方法,但是生命教育的本质,还是在人跟人之间的接触。

张仁良教授:我同意。“生命教育”是通过,老实说我们觉得“生命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体验学习。就是体验,从实际上,操作上,小孩子有一个体验,他就会记住,也不用考试、也不用温书、也不用写作文,也不用写家课,体验学习是很重要。所以我希望,我们可以通过生命教育训练我们的学生,就是未来老师,作为生命教育的导赏员,推动香港中、小学的生命教育。

曾瀞漪小姐:人跟人之间的互动,在这个社会是特别重要的。当然这个问题,还是回到我们一开始说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这之间人跟人的互动,我自己越来越深的感受是,遇到一些年轻孩子的时候,越来越不会跟人打招呼。就是我们既然要培养“德”跟“才”这件事情,但是“德”在我们的现代社会当中,什么叫做“德”?

张仁良教授:刚刚提到的,小孩子不会跟人沟通。我们有一个短片,我们“幼儿教育系”有一个同事告诉我,他要做一个短片,我也看了短片,是挺过瘾的。就是一对父母跟着小孩子一块在玩游戏,这个游戏就是他们要坐在地上玩游戏。父亲跟母亲,老是拿着他的手机来看,小孩子看他的父母看手机,然后就坐在地上打呼噜了,开始不尊重他的父母。问题是这说明什么?

刚刚提到“生命教育”,不单单是小孩子要认识生命。第一步要认识生命、欣赏、尊重,父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里面。我们要教训小孩子的父母,怎么去做好家长那个角色。你老是说,唉呀!他不会,我们的小孩不会跟人沟通。父母自己本身都不太会跟人家沟通,怎么去教小孩去跟人沟通?所以我刚刚提到的“生命教育”,有一个元素是怎么去把家长拉进来,跟小孩子一块去欣赏生命、一块去尊重生命、去认识生命。

曾瀞漪小姐:在一个家庭里面,你要让彼此之间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说你听我说话、我听你说话,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的。我知道很多朋友会借助外在的力量,比如说,也是类似“生命教育”的,比如说透过禅修,就拉着孩子一块去外面上7天的课。禅修也好,或者是跟宗教心理有关的教育也好。比如说,法师在我们的宗教课程里面,或在我们的宗教环境当中,是不是在这个时代可以帮助家庭,去更多的了解彼此,远离习惯的环境。我们这时候,宗教的场所可以怎么帮忙?

宽运法师:其实呢,佛教非常重视家庭。像佛教刚才说有《善生经》,它就建立怎么“六伦”的关系,分东、西、南、北、上、下。这就包括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夫与妻的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自己和亲族的关系,雇佣的关系,还有宗教的关系,就是把六种的关系处理好。因为人际关系很重要,特别是我们中国人,重视这种伦理关系。先有天地,后有男女,有男女就有了夫妇,有了夫妇,就有这种“五伦”关系。少一种关系处理不好,那也没办法。

当然处理好关系的同时,佛教更重视因材施教,佛教有个故事是这么讲的,这个周利槃陀伽是一个非常笨的人,我们说“扫帚”,他记住上个字记不住下个字,那怎么样?他在扫地,佛就说“扫地扫地扫心地,不扫心地白扫地”,这就是一个善巧,就让他扫地就好,通过扫地,我们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让他专注在扫地里头,最后他也能够悟道,这是一种调御。

另外,还有“二十亿耳”的故事,他本来是学道非常的精进,他说我一定要悟道,就是一定要得道,但是他怎么用功也得不到道。遇到了佛陀,佛陀就跟他讲,他说一个琴,假如说琴弦紧了会怎么样?琴弦紧了会断。那松了会怎么样呢?琴弦松了会没有声音。那不松不紧,就是刚刚好。所以说,这都是一个“善(顺)法调御”。

当然佛教是“生命教育”,也是“觉悟的教育”,他说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间。你知道呼吸之间了,你必须要知道珍惜。刚才校长说“以生命影响生命”,因为“无常迅速”。佛教让你什么呢?他说睹万物知无常、睹宇宙知无常、睹山川知无常。其实每一样都是教材,万事万物都是教材,只要你能够因材施教。什么样的众生用什么样的方法,当然你说是不是用禅修的方法?禅修也是个方法。

其实弘一律师有个很好的例子,什么例子呢?他的徒弟犯错,他就不吃饭了。律师不吃饭,大家知道自己做错了。他从不去惩罚别人,他是说身教。别人做错了,他惩罚自己。但是我们现在老是惩罚别人,我们眼睛看的是别人的过失、听的是别人的过失。以别人的过失,看的都是这样的。佛教让你“反闻自性”,看到自己的不足,改善自己。包括老师也好,包括我们佛教的法师也好,其实还是从戒、定、慧,先自我约束,把自己做好了才产生定、才产生慧。

当然佛教说从闻、思、修。“闻”就是我们听闻,我们的耳根比较好,多听闻。听闻以后要思维,你要好好的思维。假如说刚才校长的一番话,我在这里听,我聆听的时候就思维,“以生命影响生命”,这一句话记住就够了。希望每一位,他今天也许分上智下愚,其实佛教也有“难行道”和“易行道”。“难行道”就说你成佛,你要慢慢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你慢慢修,到最后成佛。佛教也有“易行道”,通过念“阿弥陀佛”,净土法门,我们念佛有一个“自力”和“他力”,“自力”就全靠自己。“他力”就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我们去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这就是有个他力的帮助。

有的时候全靠自力没办法,就需要他力。就跟我们说要过河,过河的话,我就要游水,游水行不行啊?那也行。但你说有个船、有个木筏会不会更好呢?当然这个还是更好。但是佛教说你不要执着,你要知道过了这个河,这个木筏就没有用了。其实他说了,你身体也是假的,这个法也是假的,这个木筏也是假的,你不应该还背着这个木筏。

其实佛教让你不单有了知识、有了成就,还让你身心自在,就说我提倡“喜悦人生∙自在生命”,从哪里开始呢?从喜悦开始。所以我一直赞赏一种教育叫做“赏识教育”。现在小朋友不像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很贫穷没有什么物质条件,也没有这么多的关心、关怀。现在“赏识教育”就是说,我相信你行,你一定行!当然他就行给你看。你说你不行,我怎么看还是不行,你到最后也不行,他不做了。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启发教育”,因为校长说,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幼儿园就是个启蒙教育,从哪里开始呢?从幼儿园开始。灌输人生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佛教有正语、正业、正命、正思维,就是你灌输正确的东西,将来他一定会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就说你最差了,佛教里说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那已经是佛教了,就是它是循循善诱,不同的根基用不同的方法。我觉得现在,我们都是普及教育、全民教育,佛教也是这样的教育。佛教是对众生的教育,它不论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一切有情它都是去教育,都有方法。

曾瀞漪小姐:谢谢法师!校长刚刚谈到的“以生命影响生命”,法师对这句话也特别有感受,我也特别有感受。假设我以这句话当做我这家教育企业的slogan,一个口号,慢慢做大了,吸引很多人进来了,我要把它准备上市了,也肯定可以吸引很多人。我说这话的原因,是因为教授您也是金融学教授,然后你也在商学院担任过院长,现在做学校的校长。现在很多人对于教育的理念就是说,你这个理念实在太好了,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吧!你的这个教育机构理念这么好,你来帮我教育孩子吧!于是这个产业慢慢的就做大了,然后就上市了,您怎么看?一个教育企业上市对于社会的影响。

张仁良教授:教育作为一个产业,当然我知道教育不可以单单靠公家的钱、国家的钱办教育。也希望有另外的资源,比如说私人企业,市场的资源,可以投资在教育。不过,如果我们管不好,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有钱涌进来的话,教育可能就变质了。

所以我感觉,如果把教育产业化以后,把资金、盈利的压力放上去的话,那教育的味道就越来越淡了,就变成铜臭味的味道了,味道就不一样了。不一样,就变质了。所以虽然我上一份工作是工商院的院长,不过如果可以的话,就把教育产业化那一块要分开。我明白有资源的压力,不过如果放在一块,管不好的话,反而真的弄不好。

曾瀞漪小姐:从整个教育环境来说,其实最终还是在社会教育这个方面。学校教育,只能是进在学校的那一个部份、那一个阶段。家庭教育呢,是从小开始影响是很大,但是孩子大了之后,可能家庭的影响力已经变得很小了。社会教育可能才是终生、终身影响的,您对于现在的社会教育有些什么样的看法?

张仁良教授:环境比较复杂了。记得我几岁的时候开始有电视机,现在媒体越来越多,尤其是现在很多社交媒体,这个社交媒体发生的作用,比我们以前想象的大。很多小孩子他们从社交媒体,接触社交媒体学的东西,比他看电视、看报纸多。很多小孩子根本都不看报纸,现在可能越来越少看电视,社交媒体成为他们主要的媒体。那社交媒体上的管制,也没什么人管社交媒体。所以这个问题是越来越严重,那怎么去管好社交媒体呢?怎么去保障我们的小孩子不会给网上欺凌。

曾瀞漪小姐:就是社交网络霸凌的问题。

张仁良教授:霸凌,就是在网络上给别人欺负了。所以我们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题目,怎么去教小孩子自己保护自己?你上网,没办法,小孩子一定会上网。怎么不会欺凌别人,也不会给他人欺负,在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题目。所以现在社会教育比较复杂,家庭的教育,家长的作用是越来越重,要负很大的责任。学校、老师也要负很大的责任。所以我感觉我们整个教育系统,应该适应整个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曾瀞漪小姐:现在的社交媒体或者是网络信息很多,多不代表多元,多可能就只是单向的声音。因为你在这点赞一次,它下次不断给你推送你点赞的那个东西。

张仁良教授:我们现在发觉小孩子,他接触的媒体,他这个群体,就是同声同气的小朋友在一块,其他的他不听。所以很多、很多不同的信息,他们就选他们喜欢听的来相信,所以偏听的、偏信的作用是越来越严重。

曾瀞漪小姐:从教育大学来说的话,如何让学生们真的可以做到不偏听、不偏信?信息源很重要。但信息源的判断正确是不是值得去用,这个事情对你们现在的教育来说,是不是很重要的工作?

张仁良教授:是,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真的,因为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教学生在学校怎么去应对、应付社交媒体。如果他们听完以后,他们回家自己上网的话,在家里怎么去做,是另外一回事。而且他们有选择性的,选他们同声同气的小朋友在一块,有的时候在学校我们可以控制,会控制,在家里面、在学校以外的地方,我们就控制不了。所以怎么教好学生去保护自己,也不去欺负其他人,也是个很大的一个题目。

曾瀞漪小姐:以前我们说物以类聚,“物以类聚”这个词是中性的。但现在物以类聚,有时候真的就只是去找那些自己同声同气的,反倒是会造成一种偏听、偏信,法师从这方面来说的话,我们如何看,如何从宗教的角度来看,物以类聚这个事情,打破这种习性,会更加的完善一点。

宽运法师:佛教呢,它就是说,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上,只有成佛的机会平等。众生分上智下愚,每个人的生命特质不一样。当然刚才说了“性相近,习相远”。教育的目的,也是改变他的习气,让他追求正确的东西,不要追求错误的东西。而且,佛教也说,连儒家也说“有教无类”。

佛教是说“契理契机”,不同的根性,用不同的方法。就像我们以前古代教育说了,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三个地方,“祠堂”,祠堂就是家庭教育。我们重视伦理,重视家庭观念,你做错事了去跪祠堂,但家是给机会的。第二,我们叫“孔庙”,这是“圣贤教育”。你自己到那去以后,学校也是给机会的。另外就是“因果教育”。像城隍庙,你做错事的时候,铡刀会铡你,小鬼会抓你。这三个地方,就是我们治理整个的社会,不单是靠巡捕、靠警察,或者我们靠法律,就是靠这三方面。

你看家庭教育好了,圣贤教育好,再到因果教育好,那这个人本来做了一个善男子、善女人了,那他在社会上这些问题相对就少。但现在,很多到了“社会教育”了,社会不是黑就是白,它没有灰色地带的。而且现代人呢,我们受西方的影响,重视个体,因为我们是儒家思想,靠的是大乘佛教,这都是尊重别人。你看我们中国人请客,和西方人请客不一样,西方人是以我为中心的,我们是以客人为中心。

所以说,这个尊重很重要,佛教说“内心谦下,外行于礼”,首先要有谦卑之心。这人现在就是谦卑少了。一切从谦卑开始,谦卑我们就虚心了。我们对大自然要谦卑,我们对宇宙万事万物都要谦卑,我们对所有的人都要谦卑。我们今天对校长要谦卑,“三人行必有我师”嘛!所以说,人谦卑了就好,“谦卑贵人多,疏爽朋友多”。谦卑很重要,疏爽也重要。你看看《吕氏春秋》,这个吕不韦,不是他写的,是他的门客写的《吕氏春秋》,他是疏爽。

佛教不是疏爽了,那是布施。谦卑的时候,我们不单说要布施财物,我认为一个好的眼神,也是尊重、也是布施,一个好的面容也是布施。其实拿出一个耳朵来聆听,还是布施。我们赞叹的语言,也是布施。你有了布施的心,也可以出点力也可以啊!只要你肯布施了,其实我一直强调你帮人家就是帮自己,你帮到人家,你就帮到了自己。我们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帮人家为中心。我们帮到这个社会,社会自然就对你有回报。

假如说今天我们校长,做教育大学的校长,他帮到了这么多的教授、老师,也就是他的学生,你看大家尊他为校长,对他非常尊重,这才叫真正的“先生”,我们说“尊重先生”,以前叫“夫子”。所以,我觉得来自于我们的谦卑,只要大家都谦卑了,我们都克己了。我们佛教说布施,它说你“三轮体空”的布施。因为我们就是有所执着,他说没有布施的自己,也没有布施的中间物,也没有布施的对象。如果你没有了的时候,你就不执着了,你就没有要求回报的心理。只是我们现在太功利了,功利了,都是从功利上、技能上去学,我觉得社会上,不论从幼儿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就晚了。

以前不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诚心、敬意”开始,从谁做起呢?从我做起,我从哪儿呢?从幼儿园做起,幼儿园这是“启蒙教育”。幼儿园打好基础了,你看以前都有“孟母三迁”,她开始在一个殡仪的地方,她天天想的是生死问题、殡仪的问题,后来移民到了一个做生意的地方。那生意天天讲赚钱,她觉得这个也不可以。当然商业社会是讲赚钱,但是赚钱它不是我们生活的唯一目的,后来迁到读圣贤书的地方。这个环境,读圣贤书才能塑造今天的孟子,成为一个大儒。我们说大的圣贤,环境很重要。所以今天我们也不要怪罪学生做得好不好,我们看很多家长做得好不好。我们的社会给这些学生什么样的条件、什么样的环境,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希望我们人类通过社会事件,我们反省。我们通过新冠肺炎,我们反省。我们反省了,将来的路才会走得越来越好。教育也是如此,因为所有哪里先行呢?教育先行,教育是根本。

曾瀞漪小姐:谢谢法师。法师说的,如果懂得了谦卑,那么就能够广结善缘,如果广结善缘,我认为它就能够打破我们对于人、事、物的偏执。那么这个事情,就会既能够保护自己,也能够帮助别人。所以最后,我要再请问张校长,从生命教育的本质围绕着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三方面,您对这三个领域有些什么样的期待?请最后帮我们做结语。

张仁良教授:刚刚法师提到了“谦卑”,我同意是很重要。不过再看现在我们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家庭结构是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小孩越来越少,一个到两个。以前小孩子多的时候,小孩子互动的话,你会学到谦卑,兄弟姐妹。现在只有一个到两个,父母对你们的宠爱,反面就是宠坏。宠坏的结果就是每个小孩都以我自己为中心,我要什么现在就有。谦卑是越来越难从家庭教育里面提炼出来的谦卑,那只有到学校里面去学谦卑。

所以这个就是,我们刚刚提到了,从生命教育有几个阶段的,认识、欣赏、尊重。当你开始尊重别人的生命的时候,也会尊重自己的生命。这个很重要,怎么去尊重整个环境,周围的环境,所有的事物,包括动物跟植物,那你就会觉得,知识就是大学一部分的话,谦卑的感觉就会来了,最后的探索。所以我感觉过程就是跟佛教,刚跟大师谈的都是一样的目的,目标都是一样的。不过我们从教育方面,希望可以从小做起,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就把做人的道理,去跟小孩子去说明白,希望他们有一个悟觉,这个悟觉是很重要。

曾瀞漪小姐:认识、欣赏、尊重、探索生命教育的本质,以及核心之所在,谢谢校长今天的对谈,谢谢宽运法师!谢谢,也谢谢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