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与佛教的文化渊源,你知道吗?

作者:慧读书 来源: 禅文化读书慧 编辑:常念

端午节是一年中的三大节之一。“端”是“初”的意思,所以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被称为“端五”,后来又被称为“端午”“端阳”;又因为月日重叠为五,也称为“重五”。

百毒之月

五月时节,气候即将转为燠热,农田里的稻谷已经吐穗结实了。农谚说:“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这句话的由来是,因为芒种前后是梅雨季节,雨季常常会持续到五月,所以土壤湿润,有利于草木滋长,此时蚊虫也会大肆活动。


古人说五月是“百毒之月”,就是指潮湿容易滋生各种毒虫,所以要赶快清理环境,并衍生出划龙船等驱邪活动。

赛龙舟竞赛

早期的囝仔歌(即童谣)唱:“五月五,龙船鼓,满街路。”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保存至今已成功转型为民俗技艺表演。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原本是为了清理杂草丛生的水道,后来传说是江南人为了纪念屈原,因而划龙舟投粽子。其实滨水地区划龙舟还有一个意义:传说龙是水中的灵物,可以驱逐水里的坏东西,龙舟竞赛时大家喊声震天,锣鼓、鞭炮齐放,具有竞技和避邪的双重作用。

悬艾草 戴香包

每年到端午前后,家家户户至今仍会在门上悬艾草。从前人家到野外采摘菖蒲、艾草或榕枝,现在市场上则有一串串现成的可以购买,相当方便。另外一个应景的商品就是各式各样的香包,也有人称为“香馨”,是将色布包着香料、艾草等,缝制成挂饰,既美观又可驱蚊,造型可爱多变化,也受到小朋友的喜爱。


因为要辟除毒月的毒虫,所以端午节采用的饰物都有传统的用意:菖蒲的形状像剑,闻起来辛味较重;艾草则有香气,也可烧炙驱蚊;雄黄洒在屋内外,可以辟除蛇、蝎,这也和民间流传的“白蛇现形”故事有关。

粽叶飘香

说到端午,一定会联想到粽子。使用粽叶包生米煮熟,现在有些家庭还会在家里包粽子,蒸煮时飘出粽叶、糯米及各种食材的香气,增添了节日的味道。这样的粽香和平常到市场或小吃店买来吃的粽子比,多了应景的气氛。

端午节和佛教的文化渊源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人们常在这天吃粽子,赛龙舟,并以此怀念屈原。很多人都认为,来自印度的佛教与中国的端午节并无关系,但佛教真的和端午节没有关系吗?


实际上,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经超过两千五百年,并在印度佛教衰弱后,发展成世界佛教中心,在这个过程中,佛教也与端午节结下了不解之缘。

端午节的原始动机是驱邪镇鬼


古人忌重复,五月五日重五,被视为大不吉,因此“端午”最初应该是“端五”。五月为凶月,是端午赖以建立的文化基础。


晋董勋《问礼俗》中就有“五月俗称恶月”的记载;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也有“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的说法。


《古尊宿语录》卷21:端午上堂,举昔有秀才造《无鬼论》,论就,才放笔,有鬼现身,斫手谓秀才云:“你争柰我何?”白云当时若见,便以手作鹁鸠嘴向伊道:“谷谷孤。”


《古尊宿语录》卷27:“端午上堂,今日端午,世间人钉桃符书门阃,使万邪不窥其户,百鬼不入其门。世间人又使针烧灸采药登山,使万病不干其体,疫疠不入其身。”


每当仲夏到来,洪水和瘟疫的季节也随之开端。端午节除了要对付“百鬼”还要对抗“万病”。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对佛教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端午时,寺庙中也有烧香敬鬼的举动,据《古尊宿语录》记载,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五月五日上堂云:“今朝五月复端午,随众生心解分布棕子”,可见佛教在这一天也是吃粽子的。


《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中记载,宋绍兴二十六年五月五日,普觉禅师上堂云:“今朝五月五,天降沛然雨。艾人与门神,聚头相耳语。”此处的“艾人”即是端午节时束艾叶为人。

佛教中的端午遗俗

“万瓦如鳞百尺梯,遥看突兀与云齐”,陆游曾在诗中描述了大圣慈寺张灯结彩,庆祝端午的场景。实际上,佛教与端午节有着很多交集,一些失传的端午古俗仍在佛教中保存着。


如《五灯会元》中就有记载:隆兴府兜率慧照禅师端午节说,“端午龙安亦鼓桡,青山云里得逍遥;饥餐渴饮无穷乐,谁爱争先夺锦标;却向干地上划船,高山头起浪;明椎玉鼓,暗展铁旗;一盏菖蒲茶,数个沙糖粽”。


这段法语就可谓很接地气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禅师在法语里面举了当时过端午的习俗:划龙舟、点菖蒲茶、吃沙糖粽。


而在接地气之余,禅师也不忘点出“世间如幻,而在世事种种贪念中挣扎,就宛如在陆地上划船,在高山上起浪一般虚妄”的修行诀窍。可谓是悲心切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