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福慧荐读|学佛修行需先皈依三宝,是第一个进门条件。

作者:常随佛学 来源:中国佛教报道网 编辑:常念

什么是皈依

所谓皈依是归投依靠。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归是回转、归投,依是依靠、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归投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皈依。皈依的真义,凡是不究竟不着实不可靠的信赖与信仰,均不得称为真皈依。


皈依佛教,能使人渐渐走上离苦得乐的究竟解脱之道。佛教的总体,是佛、法、僧三宝。皈依的倾向,应先由皈依身外的三宝开始,归投三宝,依赖三宝的启发与指引,走向大涅槃城的解脱道。

当走进了涅槃(解脱)之城,自身的当下,也就是理体的三宝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于业障的迷惑,所以不见佛性,我们皈依三宝的目的,正是在于寻求佛性的显现。我们本来与佛一样,本来就与三宝同在,只缘迷失本性,流浪生死道中,不知回家之路,所以名为众生。我们若能即日开始,回归投向三宝的怀抱,就是浪子回头,步返原来的老家而已。因此,唯有走上回家的路,才能算是真正的皈依。

什么是三宝


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因为在佛、法、僧中,能够产生无量的功德,发挥无尽的妙用,无极无限,无边无际。三宝的化导,可以使人平安地在人间生活,更可使人在人间离苦得乐。


为什么佛、法、僧称为宝?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有详细说明,有五百长者请问佛陀:“世尊,我等今日闻佛法音,得悟三宝利益世间,然今不知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愿佛解说显示众会及未来世敬信三宝一切有情,永断疑网得不坏信,令入三宝不思议海。”


佛陀告诸长者:“譬如世间第一珍宝具足十义,庄严国界饶益有情,佛法僧宝亦复如是。

一者坚牢——如摩尼宝无人能破;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


二者无垢——世间胜宝清净光洁不杂尘秽;佛法僧宝亦复如是,悉能远离烦恼尘垢。


三者与乐——如天德瓶能与安乐;佛法僧亦复如是,能与众生世出世乐。


四者难遇——如吉祥宝希有难得;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业障有情亿劫难遇。


五者能破——如如意宝能破贫穷;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破世间诸贫苦故。


六者威德——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伏诸怨;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


七者满愿——如摩尼珠随心所求能雨众宝;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满众生所修善愿。


八者庄严——如世珍宝庄严王宫;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庄严法王菩提宝宫。


九者最妙——如天妙宝最为微妙;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超诸世间最胜妙宝。


十者不变——譬如真金入火不变;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世间八风不能倾动。


佛法僧宝具足无量神通变化,利乐有情暂无休息,以是义故,诸佛法僧说名为宝。为何要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是入佛门的第一步。有人主张:学佛只要心诚,何必一定要皈依?这种观念,粗听似有道理,实则不合要求。比如学生求学,首先要办注册的手续;否则的话,校中不会有其学籍,即使勉强旁听也不会取得文凭。因此,如要学佛,应从皈依三宝着手,皈依三宝虽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怎能走出第二、第三步来。


皈依三宝是纳受三皈戒体。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皈依时,不仅口中念着,身体拜着,心里还得想着。主要还是在于心的领受——纳受三皈戒体,戒体须由先已受了皈戒的人,师师相传,这是法统的一脉相承,在凡夫而言,不能无师自证。由此可知,求受三皈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了。

皈依三宝是解脱大道。另有些人,尚未学佛,但对佛教颇有好感,他们却不愿意马上皈依三宝,他们唯恐皈依之后,会受到约束,或者皈依之后会无法摆脱,所以他们存着观望的态度。其实,即便是世间法,我们要学任何一种技艺,无不需要投师请益,如其不然,便难成为第一流的专家。投师的好处,是在承受老师的所学所长,老师也是承受于老师的老师,甚至累积数百千年的经验于老师之身,我们投师学习,也就继承了数百千年的宝贵经验。至于皈依三宝,与投师学艺相似,要想多懂一些佛法,应从皈依三宝着手。如果仅仅观望,终究是站在门外,想在门外多懂一些道理,那是妄想。

接受皈依的仪式后,就具备了佛教徒的身份,可以说皈依即是认定自己是佛教徒,是自己发愿做佛教徒。皈依之后,要进一步认识与修持佛法,用佛法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针、生活态度、做人方式,而后修学佛法、拥护佛法、弘扬佛法。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