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对话屈颖妍:从“六伦”关系看家庭价值观之建构(下)

作者: 来源:凤凰网佛教 编辑:常念

屈颖妍小姐:最重要的就是,我时常都要记着“设身处地”这四个字,你永远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我是他会怎样想呢?

宽运法师:“事怕颠倒理怕翻”,我一直强调,帮人家就是帮自己,你帮到人家就帮到了自己,很多人就想,我有什么好处,其实你能帮到人家就帮到了自己,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我认为不论是雇佣关系也好,或僮仆的关系也好,现在讲究“合约”,合约就是一种制度上保障双方。但是,我们说了,又讲理又讲情,情理交融,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有情没有理,有理没有情,大家也是出问题。情理相融,这个就是好的一个关系。

杨子矜小姐:讲得非常好,什么时候用情,什么时候讲理,可能我们都要慢慢去参透一下了。

杨子矜小姐:好,东南西北上下方,我们最后讲上方,说的是宗教。香港是一个中西合璧的社会,我们有不同的宗教,那宗教这一方面,对我们的生活有些什么的影响呢?大和尚。

宽运法师:我觉得首先人需要信仰,没有信仰的生命没有根,当我们彷徨的时候,当我们喜悦的时候,当我们面对生死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都有“爱别离”、“求不得”,都有“怨憎会”,都有“五蕴炽盛”的时候,有了信仰就帮到你。

我一直强调需要信仰,不论你是信仰佛教也好、基督教、天主教,或者是道教。有人说信孔教,孔教不是教,但是人需要信仰,没有信仰是没有根。首先佛教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第一步,作为一个佛教徒,你要“身行慈”,身体,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要行慈”,口不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念上也要行慈,没有贪、瞋、痴。

还有,如果你是个佛弟子,“以时施”,就是他饿的时候给他吃饭,冷的时候给他衣服,恰到好处的布施。佛教讲布施,要恰到好处。以前讲“门不制止”,出家人以前是托钵化缘,到你家去你不要把门给闩了。现在我们不需要去托钵化缘。

我们都知道每一样东西,比如说一滴水,都是行者担来的,一粒米都是施主送来的。虽然不是说担来、送来,这自来水,它也是施主付费的,所有东西都要处理的好。佛教说比丘叫“乞士”,什么叫“乞”呢?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色身。你要乞食、乞法。出家人本身也要谦卑,如果一个出家人没有谦卑了,不可以的。所以,每一个出家人还要谦卑。

屈颖妍小姐:法师,我常觉得当今现代人,他们信一样事物,或者信仰,很多时候是很功利的。我想求某些东西、我想发财、我想考到好学校,或者是我都是想求一些东西,这件事你怎么看呢?

宽运法师:其实,佛教里是这样的。因为我们中国人叫祖先信仰、功利信仰,就是求富饶得富饶、求长寿得长寿、求男女得男女,求官位得官位,我们这么去求,是功利信仰。佛典里说,佛不赐福也不降灾,为什么不赐福、不降灾?佛教是重视因果。如是因,如是果,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然我们在没有成佛之前,迷的时候,人家说悟了就是佛,迷了就是众生。在迷的时候,你要相信,我们本身本有的功德力,你要相信佛菩萨的这种加持力,也要相信众生磁场的感应力。但是首先你要自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佛教讲“三世因果”。“欲知前生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任何事都有因,因与缘的关系,也就是一个因果的关系。你不种因,哪有果呢?众生是什么呢?“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他不种因,将来就没有果了。你种因的时候不怕,种果的时候,果报现前才怕,所以,佛教让你自己需要信仰,但是你要知道,你靠你自己,靠自己很重要。

屈颖妍小姐:所以有信仰都不可以只去求别人,自己都要做好自己。

宽运法师:求人不如求己嘛!

屈颖妍小姐:对、对!

杨子矜小姐:不能太功利,每每和人争金银钱财,你想要的东西,自己不付出这是不行的。我们宗教信仰可以令到一个人,我们常说精神上可以充实。自己可以在修行,对宗教信仰我们要做多少呢?是不是天天都要烧香,或者天天都要念经?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宽运法师:很多人烧香也不太懂,其实我们拜佛,心香一瓣就够了。但是我们意犹未尽,“香由心生,心由香达”,香是由心生的,心由香达,因为“炉香乍热,法界蒙熏”。飞烟袅袅把过去的佛、现在的佛、未来的佛,他们是榜样。人家说他是悟,我是迷,我对他是一个完美人格、完美的僧格、完美的佛格的一种敬佩。我们是“见贤思齐”,他们是榜样。所以,我们的出发点是出于恭敬的心、虔诚的心、以谦卑的心,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杨子矜小姐:我们通常都会在一些特别的节日,也会去上香什么的。经常听到有一些寺庙,高香多少钱一支等等,你怎么看现在的这些现象?

宽运法师:现在我要赞叹一下,他们现在也“文明上香”,上一支香就好了。或者现在很多寺庙只有供花、供水,它也是与时俱进,现在也是讲环保,环保意识。我觉得任何事情是从净化心灵,浴佛节,外浴大师,内净自省,佛教是说通过外在,“内观观自在,外观观世音”,他是反闻自性。

佛教外在的不是最重要,但是我们内在才是重要。佛教说身体的精进不是真精进,心的精进才是真精进,要从心里做起。所以,很多人只是拘于形式了,就像我们拜佛,拜的一些形式,从功利信仰。其实我觉得,我们应该有正确的信仰,这很重要。没有正确的信仰,我们变成求神拜佛,变成这种民间信仰了。我们应该超越这种,刚才说了,祖先信仰、功利信仰。

但是,佛教也分四个层次,一般人是“人生改善”,没有想到“后世增胜”,也没有想到“了生脱死”,也没有想到“法界圆明”。“法界圆明”就是成佛,“了生脱死”就是脱离六道,“后世增胜”就是将来好。但是我们一般人都在围绕着这个功利信仰,为什么呢?

1978年改革开放,我们中国人很多都一直贫穷,突然富裕起来,我们要的就是发财。但是现在才发觉到什么?其实发财也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当然发财是比没发财要好,但是现在人不喜悦。香港人的财富全世界排到第8位,但是幸福指数就排到77位。所以我提出的观点叫“喜悦人生‧自在生命”,从“喜悦”开始。

我们现在就是不喜悦,我们做什么都是为了喜悦,现在好,将来更好。不是说现在不好,我们要厌离,我们如何如何。当然了,将来好是我们的终极追求,活在这个当下,我一直强调当下都是最好的。因为当下因中有果,果中有因,都是这么一个因果关系。现在做不好,有时候也是,我觉得我们出家人也要有本份,出家人也要有责任,出家人也有五种责任。

出家人的责任,很多人强调居士的责任,没强调出家人的责任。一个出家人,首先你要教授这些人,保护众生“不令为恶”,不让他去做这些不好的事,这也是一个出家人的责任。接着是什么呢?“指授善处”,给他人生一个方向。接着是“教怀善心”,“使未闻者闻”。接着还有一些已闻的人,你要令他得到善解。“开示天路”,就是生到好的地方去。

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责任,现在我觉得,不能强调信众的责任,要强调出家人的本份。“弘法利生”是本份,他说我们对众生是这么说的,他说佛菩萨只是个花果,众生是根,你想枝繁叶茂,必须用大悲水饶益这个根,让它有营养、有水分,这个根才能枝繁叶茂,开出好的花和果出来。所以,我觉得信众和法师之间,要建立好的、恰当的关系。

屈颖妍小姐:所以我们要多听大和尚讲他的智慧,浇多点水。

杨子矜小姐:我想知,是不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会比较开心一点呢?大和尚。

宽运法师:我觉得人需要信仰。因为我们人生里遇到很多问题,有信仰的,信仰可以帮到你。当然要有正确的信仰,如果没有正确的信仰那很难。首先我们现在遇到社会上很多人,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去解决?《善生经》里也说了,我们可能是畏伏、美言、敬顺、恶友相得,这个“四怨如亲”。我们有了信仰以后就能分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个也很重要。

因为我们现在有的时候真假不分。现在是龙蛇混杂,现在人家说这个是佛,明天那个佛,满天神佛,也影响了很多人的信仰。所以,当然是我觉得我们出家人,要做好自己的本分,我本身就很惭愧,我德与位是不相配的,所以也在慢慢的学习过程,没有,也要改过。

杨子矜小姐:我怎样可以选择一个适合我自己的信仰?

宽运法师:我觉得是这样的,佛教让我们信自己。你说,我信不过自己,信超能量。但是你得把身心灵交出去才行,是吧?佛教只是告诉你,你要相信轮回,你要相信因果,要相信缘起,这只是一般的。佛教还告诉你了,众生可以成佛,那是平等的,你对待众生要好,还要慈悲。其实他不会让你从做一个善男子、善女人开始。佛教有五十二个阶位,从一个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就跟一个你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成佛是一个博士了。我觉得,从人格开始,完整的人格开始。如果没有好的人格,其实什么也谈不上。所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好的人格,这是非常、非常重要。

屈颖妍小姐:所以我觉得,我自己对佛教的理解,我最欣赏就是慈善心、包容,我觉得这件事是我们做任何人,就算你有没有信仰都需要有的。还有“因果”也都是很好的监察着一个人的行为。刚才大和尚都有说过,其实用法律是一个最低的层次,最后的机会。应该要用“礼”,或者用“因果”,去控制着每一个人自己的行为。当你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面,你都可以对得起天地,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宽运法师:这个佛教也说,“水里扒龙舟,岸上有人看”,当然佛教里说一个戒,你守五戒,就有二十五个神明在保护你。如果你做得不好,那这个神明就远离你了。但是我觉得就是,当然有没有神明都好,我们对得起,不愧于心,你说是不是?表里如一,所以我觉得,有了信仰以后,你自然而然就会做一个从善男子、善女人开始。佛教是由“三皈五戒”到“八关斋戒”、“沙弥戒”,到250条的“比丘戒”、380条的“比丘尼戒”,后来还有“菩萨戒”。菩萨戒也有六重二十八轻、有十重四十八轻。就是按照你自己,刚才说每个人学佛有深浅,这不一样。

其实我很主张“净土三福”。“三福”里,首先“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以“行福”。就是在家、出家,首先你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再升华了,这就是“戒福”。“戒”就是“防非止恶”,你“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就是你行、住、坐、卧的时候,都要言端语端,你要做一个好样子。

接着,你要做一个菩萨道,那叫“行福”,首先你要“发菩提心、相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劝进行者”,你做一个菩萨道,你具备起码的一个“慈”。所以,我觉得“三福”就是我们一般做人、做事的一个座右铭。基础就是“行福”,再升华就到“戒福”。最后,就是我们菩萨道的一个精神。每一样都具足,从“行福”到“戒福”,到每一个都具足了,把“世福”也做好了,那这个人就完美了。

屈颖妍小姐:我今天就记住师父讲的,好人、贤人、圣人,我先做“好人”,先做好“好人”。

宽运法师:这是基础,如果一个“好人”都不具备,其他都谈不上了。

屈颖妍小姐:对!对、对、对!

杨子矜小姐:好人、贤人。贤是贤慧的“贤”,我们也要做圣人。

宽运法师:接着罗汉、菩萨到佛。

屈颖妍小姐:这个太远了,我先做好人。

宽运法师:这是个基础。

屈颖妍小姐:对、对、对!

杨子矜小姐:最后我想问一下两位,我们经常讲佛教,好像是上了年纪人的,他们心中的精神依托。怎么可以让年轻人也多点接触到佛教,学习佛教的精神呢?

宽运法师:我觉得现在呢,佛教一定要现代化。佛教讲契理契机,其实佛教有很多针对小朋友的。我们有《妙慧童女经》,这个童女只有八岁,她有很多问题,佛都给她一一解答。我们也有很多的经典,像“小龙女”的故事,我们也有“善财童子”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涉及到儿童、青少年的。我觉得,给他们渗透一些知识,我们不是在教化,是说学这些励志的故事、谦卑的故事。

我很喜欢善财童子,他首先见到你以后行一个印度的礼,先绕三圈,接着就礼拜,先顶礼,接着就说了,我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心”,云何修?云何入?云何解?云何证?他谦卑了。谦卑就贵人多,疏爽就朋友多,我一直强调你谦卑。一个年轻人,一个青少年如果没有了谦卑,那你就已经傲慢了。就跟这个水它已经满了,你怎么再装呢?所以这个杯子一定要空,只有空的杯子才能融入更多的东西。我们内心空了,我们才能融入更多的知识。所以我觉得,一个年轻人要从谦卑开始。

屈颖妍小姐:其实我们年轻人或者小朋友,一定是最喜欢听故事的,我见到佛教其实有很多、很多故事,其实我想推广应该由故事开始。

宽运法师:我觉得,你也是个专栏作家,也是个传媒人,你也可以帮我们多做一点,你也要帮我们多宣扬一点,讲讲佛教的故事。我觉得佛教,它是志在敷化,它有教化的功能,而且它就是契理契机的。佛教的经典非常的浩瀚,有三藏十二部。只是我们觉得,唉呀!是不是古老了,我们望而生畏,就觉得这是佛教的,是不是古老的?其实佛教是智慧,佛教是正信,佛教不是迷信。

我觉得这个,汤恩比都说,他说未来21世纪一定是孔孟学说和大乘佛学。引导21世纪的,一定是这种孔孟学说,另外就是大乘佛学。大乘佛学就是担当,“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是一种情怀。

屈颖妍小姐:所以当我们现在觉得,不知怎么教小朋友的时候,可能真的要从佛经的故事开始。

杨子矜小姐:之前呢,我们一开始的时候有提到“六和敬”。现在又提出了一个“新六和敬”精神,这里能不能也给我们讲一讲,“新六和敬”精神是怎样的呢?是否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多的结合呢?

宽运法师:我一直强调佛教要契理契机。契理就是跟佛教道理相应,契机就跟当下相应。佛教一直要强调现代化,我们在“第三届佛教论坛”,我做筹委会主席,我们共同讨论一个“新六和”,我一直也在推广。开始讲的是“老六和”,就是佛教的“六和”,现在讲“新六和”。

第一,首先是“愿人心和善,自净其意,同行感恩”,这是第一个。第二“愿家庭和乐,敦伦尽份,同行奉献”。第三“愿人际和顺,自利利他,同行惜缘”。第四“愿社会和睦,深信因果,同行包容”。第五“愿文明和谐,多元共生,同行尊重”。第六“愿世界和平,慈悲喜舍,同行分享”。我觉得这种“新六和”精神,就很适合我们现代人这种感恩、奉献、惜缘、包容、尊重、分享。也说到这些因果、共生、利他,我们希望用现在的语言融入社会。我觉得你就是现在的媒体人,你怎么看这些“新六和”?

屈颖妍小姐:这个很好,就是感恩、奉献、惜缘、包容、尊重和分享。其实我想当我们现在说,我们的价值观好像崩坏了的时候,怎么样重新建构,就是由这六个字汇去帮我们建构。其实现在这个“新六和”,我觉得很适合现在的现代人,因为你分享随时都需要!包容更加需要,奉献我们。

有时我们忘了自己的责任,但其实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份,都是一个奉献精神,帮助社会。很多事,尤其是感恩,我们更加需要感恩,今日的社会都是前人种树,得来我们今日这么好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个“新六和”是更加能够入世,更加能够去感染到香港人,我相信。

宽运法师:我觉得感恩很重要,感恩才会知恩、报恩。我们是“相依而存,相拥而暖”,我们不是农民有饭吃,不是织布工人有衣服穿,不是建筑的工人,我们有房子住,我们不是媒体人,我们有报纸,我们有这些网络文化也好,就是多元。相拥而暖,拥抱才温暖。所以这个社会就要有老六和,也有新的六和,只有发扬“和”的精神,这个社会才能和谐;只有和谐了,我们社会才容易发展。

屈颖妍小姐:对!所以很多人说现在的社会撕裂,怎么样去解决呢?用“新六和”去解决。

杨子矜小姐:希望这一粒种子,可以洒向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人心里面。我们心地善良,懂得感恩,世界都和平很多,家庭都和睦很多。今天我们从《善生经》说起,又说到我们的“六伦”关系。从“六伦”关系说到我们家庭价值观的建构,很感谢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西方寺方丈宽运法师,谢谢你。也很感谢我们资深媒体人屈颖妍小姐。刚才你们的讨论非常精彩,每一位朋友通过我们小小的分享,希望将这个善爱的种子带给大家,祝大家生活愉快。bye,bye,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