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荐读|对修行不利的五种口业,改掉后修行功夫必定更上一层楼。

作者:常随佛学 来源:佛道禅茶 编辑:常念

言语是向外界传达信息最直接的媒介

对于佛弟子而言
“善护口业”更是学佛这条幽径上
位于底部的铺路砖石
可昭昭修行路上
总有些容易踩到的“言语之坑”
为了给修行之路打一个牢固的地基
以下这五种话语
切记勿言,以免掉坑!


傲慢狂语,不言

正如印光大师文钞之《复智正居士书三》所云:“一切凡夫,具有二病。一则狂妄,二则愚痴”,将自己摆在过高的位置上俯视他人,的确是个凡夫“易中招难改掉”的毛病。

傲慢轻狂之人往往以自身为圆心,圈出一个“我即宇宙中心”的世界,认为我就是真理,颇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他们本身并不会意识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更遑论自省了。


一个傲慢轻狂的人,心是灰蒙蒙的,因为附上了一层别名“自以为是”的“我执尘埃”,这层尘埃会将我们自性的慈悲与智慧遮蔽,让心念不再纯善清净,也给我们的生活与修行上了一道沉重的枷锁。

“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经常口出傲慢狂话不仅会让“我执”这个大魔头将我们原本的修行成果破坏掉,还会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的影响,毕竟从人之常情上来讲,没人会喜欢听人居高临下傲慢无礼地指责自己,因此,此类狂傲言语,修行人务必小心规避之。

丧气怨语,不言 

万法皆空,唯因果不虚。众生在六道中轮回,无法出离三界离苦得乐,皆为带业而来,而我们今生的贫贱富贵、乃至一切境遇,也本质上都是宿世以来所积累的因缘而感召的果。

以上道理想必很多佛弟子都懂,可道理明明都懂,如若不仅没有因此而更加自省要断恶行善,反而口出怨言,一头栽进过去世之业力的泥沼里自暴自弃,那就必须停下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真正理解佛法的真谛?是不是离正信佛法、正确学佛的道路越来越远了?
在这个无常的世间,没有人可以一生完全顺风顺水、毫无任何波折,更不可能一切欲望皆得满足。

事实既如此,一昧抱怨没有任何用处,那些消极丧气的言语只会使自身磁场变得更加“低气压”,当随口埋怨已成为习惯,便会被这种负面和悲观的情绪包围,致使心态愈加失衡,不能做心的主人,继而导致“心随境转”、烦恼不断。


伤人莽语,不言

看到“伤人”二字,也许有人会说:这点也太容易做到了吧,我从不出口成脏地骂人。可实际上,并非恶毒咒骂才叫做伤人,反而有些脱口而出的无心之语却可能会是中伤他人心灵最锋利的那把刀。

“真性情”这个网络热词近年来备受推崇,其本意是赞美人直率爽朗的性格,而若将其作为自己鲁莽伤人之语的托辞和借口,则大可不必了。“我又不是故意的”也绝不能成为我们说话莽撞伤人的借口,语刀冷厉,刀刀伤人,口业岂能不造?


无聊闲语,不言 

网络时代,各类社交平台加速了信息的传播,也赋予了人们更充分的行使话语权的自由,而在这种情况下,本身并不具有什么意义的“闲话”便也得到了更广阔的的生存空间。言论自由应当尊重和捍卫,但我们切勿模糊言论自由与讲人闲话两者的概念,自由≠放纵


至于身为佛弟子的我们,既已得闻佛法,须得珍惜人身、精进念佛,让宝贵时间浪费在说无聊闲话上,不仅毫无实际意义,还会让我们的心沾染上更多的世俗烦恼习气,口意皆不净,如何谈修行。因此,修行人面对无聊闲话议题理应止语,“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


刻薄冷语,不言 

古人云:“言而当,知也”,一个真正有智慧、明事理的人,其言语表达也必然是得体恰当的。我们日常待人处事的言行,无一不是自性心念的反射:心念若是柔软慈悲,反馈给外界的是温和良善的言辞,反之,则为尖酸与刻薄冷语。

他人可以透过我们温和善意的言辞感受到我们内心的柔软,继而如沐春风;同样的,也会被刻薄无情的话语伤害,心情如至冰窟,而此时接踵而来的,便是对我们的反感甚至嗔恨。

刻薄冷语不仅让闻者伤心,还会无形中消耗我们的福报,可谓伤人又伤己。

再者,跳脱出“口业”的范围来讲,有句话叫做“赠人益言,贵比黄金”,身为佛弟子的我们既然懂得慈心布施的道理,那么为什么不大方将温暖美好的话语“布施”给身边人,这样既不用耗费任何财力物力,还能带给对方欢喜,何乐而不为?
学佛的道路上
牢记修行人的“五不言”
并尝试
转傲慢狂语为谦逊良言
转丧气怨语为向上乐言
转伤人莽语为轻柔慎言
转无聊闲语为清净智言
转刻薄冷语为慈悲善言
口业得自净

修行功夫必定更上一层楼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