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749次
纪录片《玄奘之路》合集八|西天取经

古代中国人去印度,都要沿着丝绸之路西行,然后走到一个比西域更远的地方,人们就把那个遥远的地方当成了西方世界。


公元十六世纪,明朝人吴承恩受玄奘西行启发,创作了神话小说《西游记》,西天取经的故事,从此在中国家喻户晓。事实上玄奘所去的西天,就是印度北方的一座寺院那烂陀。


公元六百三十一年的秋天,在经过整整四年的跋涉之后,玄奘终于抵达西行的目的地,那烂陀。那烂陀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鼓声回荡在天空,宣布一个中国僧人的到来。荒无人烟的大漠,冰峰林立的雪山,野兽出没的森林,一切已成往事,拼了性命的西行,都是为了这一天。


那烂陀位于印度北方的比哈尔邦境内,距离比哈尔邦的首府巴特那不到一百公里,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根据传说,公元前六世纪,佛祖曾经在此地的芒果园说法,他的大弟子舍利弗也在这里讲经。舍利弗涅盘之后,后人在那烂陀修造了这座真身佛塔。公元五世纪,那烂陀已经成为古印度名副其实的学术中心。公元七世纪,当玄奘到达的时候,佛教在印度已经开始衰退,而那烂陀依旧辉煌。百花已经凋零,那烂陀是最后一朵娇艳的奇葩。


那烂陀的主持,是年过百岁的戒贤法师,法师出身王族,德行高贵,是一代宗师巨匠,戒贤法师已近暮年,因患有严重的痛风病而几乎自杀,在冥冥之中,他等来了一位来自大唐的学生,在印度大师和中国学生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因缘。《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的拜师仪式非常隆重,孤独的童年,迷惘的青春,玄奘一直在寻找指路的明灯。


“四年前,我曾经在长安许下誓言,不到印度,绝不东归一步,现在,誓言终于实现了”。此时的玄奘笼罩在无边的喜悦之中,或许这是三十二岁的玄奘记忆中最为幸福的一刻。


那烂陀的意思是不知疲倦的施舍,由于历代君王的慷慨的捐助,经过数百年的修建,这所寺院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华美壮丽,宝台星列,群楼岳峙,观竦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牖,交日月于轩檐,宝阁重重,僧院林立,虬栋虹梁,绿栌朱柱。